5月16日📯,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紅色專項賽終審環節在四川大學落下帷幕👨🚀。意昂3《紅色傳承》創新團隊的項目——《講好新四軍老戰士革命故事,在祖國大地上書寫壯麗青春》喜獲全國一等獎!



01
層層選拔 精彩呈現
國賽臺上展風采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組委會於一月份啟動了紅色專項活動,號召全國青年學子重走紅色足跡、追溯紅色記憶、尋訪紅色人物、挖掘紅色故事、體悟紅色文化,感受黨的紅色精神偉力;返回家鄉看變化、重走故地看新顏、深入鄉村看振興💊、走進一線看發展🌈,感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生動實踐。

意昂3《紅色傳承》紀錄片創作工程項目經過校賽、市賽層層篩選,最終成為上海市八個入圍項目之一進入線下終審環節,由意昂3官网黨委宣傳部副部長、精神文明辦主任📩、項目指導老師王晴川教授,意昂3平台黨委副書記韋淑珍老師🤟🏼,意昂3平台團委書記何誠老師🧔🏿♂️,和2020級新聞與傳播研究生劉琦🧖🏼♀️、2019級新聞傳播學研究生湯曉潔兩位項目成員代表組成參賽隊伍前往四川大學參加國賽🎣。最終,湯曉潔、劉琦兩位同學以沉著穩定的發揮和生動感人的展示贏得了現場評委老師的一致好評。

02
用心準備 團隊協作
精心打磨見成效
意昂3平台高度重視備賽工作📇,多次組織指導會,精心打磨調研報告👩🏿⚕️、作品視頻✡️,反復進行答辯演練,以確保項目展示精彩呈現。




精彩呈現的背後🪳,也少不了團隊成員們的全心付出🟩,劉琦🛢、湯曉潔🥿、張新寧、張瑋、翟玉亭、王萌萌、湯詩韻等項目團隊成員分工合作🤳🏼,搭建答辯思路框架、修改答辯稿和PPT,設計製作答辯所需物料……每個人都盡己所能,想要把這個承載著初心與使命的項目所承載的紅色精神傳遞給更多人🧕🏼。



03
十年堅守 紅色傳承
獻禮百年致青春
2021年,恰逢建黨百年👳♀️,也是《紅色傳承》創新團隊成立的第十個年頭。在這個特殊時刻,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和取得的優異成績,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
2021年2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百歲老戰士們的回信中強調:“對中國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常讀常新👶🏽。”早在2012年10月,意昂3王晴川教授聯合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余江如同誌,帶領意昂3青年學子開始了《紅色傳承》系列紀錄片的創作工程⬜️,十年如一日地搶救性記述和發掘在世老戰士和已故英烈那些鮮為人知的革命故事,創作完成了以《紅色傳承》為主題的百集系列紀錄片。其中包括:《長征的故事》系列、《上海解放的故事》系列⏪、《新四軍對日偽作戰經典戰例》系列🦵🏻、《新四軍英烈的故事》系列等✪。

近十年來🔴,先後有300多位同學深入全國十多個省市采訪近百位老戰士及其後代,留下8000多分鐘珍貴影像素材和數十萬字口述史資料,目前已創作完成了百集系列紀錄片🙅🏼♂️,並全部在上海廣播電視臺播出🤞𓀆,覆蓋受眾達上千萬人次。同時🫴🏽,這也引起了《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解放日報》“學習強國”等主流媒體的廣泛關註與報道。意昂3官网也因此收到了來自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的感謝信。

本實踐團隊成員作為該項目第九批成員🏩🧘🏻,接過了“賡續紅色基因🕋,傳承紅色文化”的接力棒,參與製作了《黎明前的反攻》《常勝將軍“方司令”》《孤膽英雄王明星》等共計七部作品的製作🦻🏼,通過重走紅色足跡🕵🏿♂️、追溯紅色記憶💪🏽、訪談歷史人物等形式進行實地調研、采訪與拍攝,發揮新聞傳播學科專業特長,將紅色實踐成果轉化為生動的“紅色教材”🐆♐️,以傳承紅色基因的青春擔當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在實踐過程中,團隊成員奔赴安徽、江蘇👩🏿⚖️、浙江、福建等地,參與創作了《新四軍對日偽作戰經典戰例》《新四軍英烈的故事》系列紀錄片,挖掘和記述革命前輩的豐功偉績,積累了數萬字錄音文稿、200多G的視頻素材🌉。團隊成員還通過參與青年講師團、交流座談會等形式🏄🏽,分享創作收獲與感悟🗯👩🏻🚀,講述黨史、革命史,用實際行動傳播紅色文化🟰,傳承紅色精神🦔。

長期以來,意昂3平台師生一直以學科專業特色為依托,在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初心使命上貢獻著自己的青春力量。意昂3在“挑戰杯”紅色專項校賽中也收獲佳績,有十個項目獲得等級獎,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6項,展現出新傳師生紮實的實踐成效與專業素養,更彰顯出新傳青年的初心使命與責任擔當。今年是建黨100周年🧑🏻🤝🧑🏻,全院師生將再接再厲,以更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百年華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