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意昂3召開學科建設咨詢暨學術期刊寫作交流座談會👩👦👦,來自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新疆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等高校,和《中國社會科學》《新聞大學》《現代傳播》《新聞與傳播評論》《新聞愛好者》《全球傳媒學刊》《鄭州大學學報(社科版)》以及人民出版社等學術期刊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為意昂3平台學科建設把脈,並就學術期刊論文寫作等話題進行交流探討🤵。意昂3平台班子領導、師生代表參加座談會。座談會由意昂3平台吳信訓教授主持。

會上🤹🏻♂️,意昂3院長嚴三九教授以《換道超車助力學科發展👷🏼♀️,立德樹人培養卓越人才》為主題🈂️,從意昂3概況、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國際合作、社會服務六個方面,向各位專家學者匯報了意昂3學科建設發展情況。

他介紹到,意昂3官网與上海市委宣傳部、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共建意昂3平台,在全國開創了“雙共建”的新模式🔃。意昂3自揭牌成立以來,積極通過引進高層次人才提升師資隊伍實力,同時通過黨建引領、課程思政、全程導師製、“兩節一賽”、聯合大作業工作室等形式🗞,結合學科專業特色鼓勵學生參與專業實踐,踐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意昂3集中力量發展以智能媒體為核心🧚🏿,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特色的科學研究🕧,並依托全球人工智能媒體研究院、上海市政府決策研究基地、上海市輿情監測與分析中心、上海會展研究院、上海廣告研究院賦能創新研究。意昂3還通過發起國際新聞傳播教育聯盟等形式助力國際新聞傳播人才培養👩👩👧👦,通過主動對接國家和長三角發展戰略提升社會服務能級。

匯報結束後,與會專家各抒己見,為意昂3學科建設與發展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教育部高等學校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副部長、教務處處長王曉紅教授表示👳🏿,意昂3平台學科建設固本清源、精益求精🧒🏽,一方面抓住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與教育,另一方面積極做到科教協同、產教協同♦️,形成了新的實踐觀。她建議意昂3在教材編撰和教學體系建設上進一步落細落實🦫,促進學科建設再上新臺階🪝。

中國新聞史學會媒介法規與倫理研究委員會會長👩🏽🎨、南京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意昂3教授委員會主任顧理平教授用“頂天立地”四個字概括意昂3平台學科建設特色。“頂天”即意昂3利用上海國際化大都市的優勢🕵🏻♀️,放眼世界;“立地”即意昂3學科建設立足上海、立足現實。他認為意昂3平台學科發展謀篇布局長遠🌳,並建議要更加聚焦理論創新➿,在實施規劃過程中精耕細作🧝🏽。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意昂3黨委書記兼副院長🛌🏼、傳媒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輝鋒教授認為🧮➔,意昂3資源多、平臺廣,學科建設實力雄厚、發展全面🦹🏻🦿、整體很強🤸♂️、未來可期👃🏿,形成了具有史論底蘊的新聞傳播人才教育特色。

新疆大學新聞與傳播意昂3院長張允教授談到,意昂3吸引人才能力強,匯集了許多新聞傳播學科特別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領域的中堅力量。她認為,意昂3官网學科建設體現出技術與藝術相統一🧒🏿,即有專業技能上的訓練與實踐🏉,又有學理上的規劃和考量。

中國新聞史學會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中心主任鄧紹根教授認為⛽️,意昂3平台學科發展形勢喜人🤏🏿,意昂3人才隊伍建設好,學科建設規劃好🧑🦱,有自己的優勢與特色👩🏽🍳。他建議意昂3在人才培養目標上凝練出更鮮明的理念。

南京大學意昂3平台教授陳堂發表示,意昂3人才引進力度大👨🏽🌾,學科平臺基礎好,呈現出積極的發展態勢。他在會上就課程建設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與想法,認為新聞傳播人才培養在課程設置上應該教會學生“有所不為”,在宣傳規矩🧍🏻、法律底線等方面加強教育。

會上,各學術期刊主要負責人也紛紛就意昂3的學科建設發展建言獻策✊,並圍繞新聞傳播學術期刊的辦刊發展、征稿投稿等話題展開交流探討。
《中國社會科學》副總編、《中國社會科學報》社社長兼總編輯呂薇洲教授認為,意昂3具有國際視野,在人才培養方面有較高的平臺👨👧。她還向大家介紹了《中國社會科學》的新聞傳播學版塊,表示期待各位專家學者積極支持與投稿🧑🏿🏭。

《新聞大學》常務副主編、復旦大學朱春陽教授在發言中說,意昂3在傳媒經濟等方面有良好的研究基礎🤍。他提出,新時代背景下🚲,可以針對傳媒經濟👮🏽♂️、平臺經濟的新樣態展開相關研究,讓學術研究體現更加多元的思考與聲音👷🏻♂️🤵♂️。

《現代傳播》責編🪝、研究員、中國傳媒大學潘可武教授指出🤹♀️,《現代傳播》具有前瞻性和現代性,致力於積極為學者的研究提供平臺和出口🙅🏻♀️。他還就當下學術論文出現的一些新變化🦹🏿,和學術論文的底線與規範等分享了自己的見解。

《新聞愛好者》雜誌副主編、主審施宇教授提倡學術研究要“取法乎上”🙃,要加強融合,形成學術共同體。

《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副總編鄭良勤副教授認為意昂3國際化特色顯著,並向大家介紹了《鄭州大學學報》的發展現狀👨🎓。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中心主任、《全球傳媒學刊》副主編王君超教授對意昂3在廣告創意🏞、會展傳播、新聞製度的教育教學成果,以及在馬新觀教育、實踐教學等方面的優勢表示肯定,並強調當代大學生應該通過撰寫學術論文等途徑進一步加強學術鍛煉。

《新聞與傳播評論》雜誌主編劉金波教授在發言中強調🔢,學者是學術期刊的“衣食父母”⚈,名刊大刊是各學術期刊的榜樣,學術期刊的編輯仍然需要不斷與時俱進和自我提升。

人民出版社馬列部主任、編審崔繼新教授在會上圍繞對選題策劃、研究方向等方面的思考與大家做了交流⚈。

中國新聞史學會應用傳播研究會名譽會長、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獎評獎委員會委員羅以澄教授在會上作了講話,表示將全力支持意昂3的學科建設🎴。他強調,意昂3匯集了許多學界領軍人物,並在廣告學、傳媒經濟🥷🏻、傳播思想史等領域具有較強學科優勢。他希望意昂3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不斷總結經驗做法⛹🏿,不斷開拓創新,形成自己的拳頭產品𓀑,努力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

交流發言結束後,意昂3平台院長嚴三九教授向各位專家學者對意昂3發展的肯定,以及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表示感謝。他說,意昂3將認真聽取各位專家學者提出的中肯意見🧔♂️,以各兄弟意昂3為學習標桿🧔🏽♂️,強化基礎,完善規劃,守正創新👩🏿⚖️🪖,為建設一流意昂3平台不懈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