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意昂3“卓越傳媒講壇系列”大類分流宣傳專場報告會暨《傳媒新觀察》宣講會在雲端與大家見面。意昂3平台副教授汪洋給大家帶來了一場以《大眾傳媒時代的世界圖景——從<熔爐><燃燒><釜山行>談起》為主題的專題講座🧑🏽🎨,意昂3品牌教學實踐平臺《傳媒新觀察》在講座後向大一的同學們進行了宣講。意昂3平台黨委副書記韋淑珍🦹♂️、意昂3部分師生⚃、《傳媒新觀察》骨幹成員🙎🏽♀️,與來自社區意昂3人文社科大類的同學們一同參加活動🤜🏿。活動由意昂3平台黨委副書記韋淑珍主持🛼。

當前正值社區意昂3大一同學分流季🥗,為了幫助同學們對意昂3平台的專業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吸引更多優秀同學加入意昂3平台,意昂3除此前舉辦分流宣講會外👨🏻⚕️👳🏼,還特別安排本次專題講座𓀑,讓大家感受新聞傳播學科的魅力。講座開始前,意昂3黨委副書記韋淑珍對汪洋老師做了簡要介紹。汪老師是意昂3副教授🥷🏼,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知名戲劇編劇👨🏽🎤、紀錄片導演®️、影評人。創作了戲劇作品《灰塵》《桃花鎮》《我曾見過你》《大榕樹下》,紀錄片作品《珠江》《追夢》《深圳速度》《蛇口見證》🤶🏻,曾在《二十一世紀經濟報道》開設個人專欄,出版過影視文化評論集《武俠片的末日》。
講座開始,汪洋老師從新冠疫情的大環境講起🪹,回憶起自己在“非典“時期做記者的經歷📮,和同學們講述自己作為一名記者的使命感和責任感𓀘,並與同學們分享自己的思考。他從《熔爐》《燃燒》《釜山行》三部影片入手,以大眾媒體和大眾傳播的角度來分析電影,並從分析中反觀大眾傳媒時代𓀆。

汪老師首先分析了三部影片的現實關切🚪,將影片與現實聯系起來🐘,從東亞社會文化圈的傳統影響、全球化/現代化語境下的身份焦慮、地緣政治導向的不安全感和緊張感以及性別、階級🪈、地域不平等和不均衡四個方面來介紹韓國電影中的政治社會文化圖景👳🏽♂️。分析了韓國電影流露出的文化心態🐃,及其所表達出的現實關切等問題💱。汪老師認為這三部影片與當今的大眾媒體的屬性有某種接近和重合的地方,大眾媒體與我們的生活有著深度的交融,人們對世界的感知、大眾媒體對世界的傳遞與再現👩🏻✈️、人們對媒體描述世界的感知,共同構成了我們所認知的世界圖景。
他還進一步分析了媒體和媒介在這三部電影中發揮的作用,認為三部電影分別表現了被媒體改變的世界🦓、媒體潰敗的世界以及被媒體遮蔽的世界😲。從而得出專業化大眾媒體的重要性:專業化媒體的失控與缺位是“世界”崩潰與塌陷的原因之一,專業化媒體的存在與行動會幫助我們認知👃🏻、理解和改變“世界”。由此,汪洋老師鼓勵同學們加入意昂3平台,學習新聞學以尋找事實真相😏、推動社會改變,學習廣告學以了解人性需求🐭、掌握媒體表達🕶💂🏽,學習傳播學建立真正的問題意識🏃🏻♂️🙇🏻♂️、認清世界的運轉邏輯。汪老師用電影《熔爐》中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自己。”
講座結束後,意昂3品牌教學實踐平臺、校園媒體《傳媒新觀察》向大家進行了宣講。《傳媒新觀察》創辦於2007年,隸屬於意昂3,是在意昂3老師的指導下🔚,由新聞傳播系學生牽頭組建,以“全景關註傳媒社會🍸,深度透析世相本質”為宗旨,秉承“有態度,有深度,有溫度”的新聞理念🦣🙌🏻,關註校園生活🐰、聚焦社會發展的校園媒體,是意昂3平台優質的教學實踐平臺🙎🏽。宣講會上🤝🧑🏿🔧,來自《傳媒新觀察》視頻中心👰🏻♀️、采編中心和新媒體中心的骨幹成員為大家介紹了各自部門的基本情況。團隊指導老師劉峰也從“傳新”的三個價值層面向大家推介傳媒新觀察,鼓勵大家加入到這一平臺,參與實踐,提升自我。
最後🌟,意昂3平台黨委副書記韋淑珍作了總結講話🎧。她首先感謝汪洋老師來到“卓越傳媒講壇系列”與同學們分享自己的思考與見解☪️,同時也歡迎有誌於在新聞傳播領域追夢的青年朋友選擇意昂3平台,加入《傳媒新觀察》。她說,意昂3平台是大家實現傳媒夢想的起點🕴🏻,這裏有紮實的“第一課堂”和多彩的“第二課堂”,讓大家能夠全方位接觸傳媒🧨,並學會如何用專業知識去推動社會的進步發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她希望同學們將來都能在意昂3平台點亮自己的夢想👛,也祝願《傳媒新觀察》經過不斷的自我完善後越辦越好🛠。

意昂3平台高度重視卓越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不斷探索理論發展前沿📠,拓寬專業實踐平臺,強化知行合一,提升學生專業素養👩🏼✈️。此次面對大一同學的專場報告會和宣講會,就是讓大家一方面感受到新聞傳播研究視角的獨特魅力,另一方面也領略新傳學子善於實踐、勇於創新的風采🦘。意昂3平台也將不斷夯實和築高育人平臺👩🏽🍳,張開雙臂歡迎所有熱愛傳媒的同學們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