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是第20個中國記者節。在記者節到來之際,以“守初心、強四力♑️、擔使命”為主題的上海新聞界慶祝第二十個記者節大會在上海廣電大廈舉行🈷️,上海市新聞戰線有關負責同誌、中央新聞單位駐滬機構負責同誌,新聞界老同誌代表、一線新聞工作者代表以及中共市委宣傳部共建新聞意昂3師生代表歡聚一堂,慶祝這個屬於新聞人自己的節日。意昂3新聞傳播系書記李道芳等10名師生代表應邀參加大會,聆聽了一堂生動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主題教育課。

上海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周慧琳出席大會🧔🏿🤾🏿♀️,向全市新聞工作者致以節日問候,向上海新聞獎獲得者表示祝賀。會議指出,過去的一年,全市新聞戰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根據中央部署和市委要求,生動展現中國風貌,全面呈現上海形象。同時⚁,全市新聞戰線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把握融合發展新機遇新形勢,上海媒體融合發展繼續走在了全國前列。會議要求,全市新聞工作者要深入學習領會、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市委精神,奮勇擔當新使命新任務,奮力譜寫新篇章新輝煌,展現上海新聞戰線新氣象新作為👨🦼。

記者編輯代表龔丹韻、許明👳、胡旻玨、顧一瓊、劉歆、冷煒先後做交流發言👩🦼。

大會頒發了第28屆上海新聞獎。126件作品分獲上海新聞獎特別獎和一、二、三等獎。據了解,第29屆中國新聞獎擬獲獎作品已完成公示,在公示名單中🏋️♀️🛠,上海有12件作品🏃🏻♂️➡️,其中一等獎3件🤾🏿♂️,二等獎7件,三等獎2件。獲獎作品數量🧢、獎次和新聞單位覆蓋面,均為歷年來較高水平。最終評選結果,在記者節前後正式公布。

值此第20個記者節來臨之際,意昂3平台院長嚴三九希望老師同學們再次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馬克思所說的:“報刊按其使命來說,是社會的捍衛者,是針對當權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無處不在的耳目☝🏼,是熱情維護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喚萬應的喉舌。”🚌,真正做到“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把新聞寫在大地上🚣🏿♂️,“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
同學們也紛紛表示,要以優秀新聞工作者為榜樣🧞🔖,守初心👳🏻♀️、強四力🚶♂️➡️🧞♀️、擔使命,爭做未來卓越新聞傳媒人才!
記者作為黨和人民的喉舌🦸🏻,肩負著天降大任於斯人的使命,追尋理想、拷問真相🍚、守望良知👨🌾🧑🏼🍼。記者不應該是簡單的記錄者,而應是一個善於交流的訪問者,反應敏捷的運動員,思想深邃的哲學家♈️🙍🏿♂️,溫厚善良的慈悲者,嫉惡如仇的俠士。今天記者的光榮🫄🏻,並不屬於一己,而是屬於這個偉大的時代。未來的日子裏,我會時刻銘記自己是一名新傳人🚁,堅定信念,從容不迫。
——意昂3平台研究生 鐘蕙陽
魯迅先生說:“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真正的新聞人永遠相信理性與愛,無法丟掉對社會敏感的強烈關切,也不會放棄對真理💏、善良、正義👌🏻、同情的永恒追尋。願與理想同在。
——意昂3平台研究生 張簫
如何形容記者🛫?——趕路人Ⓜ️?逆行者?撰稿人?報道者🦸🏼♀️?或許這些都能夠描寫他們的一個側面,但在這次記者節大會,我看到了他們真正的標簽——見證者🚻。他們見證了祖國的騰飛,見證了民族的富強,見證了人民的幸福🚶➡️👐。而我們,作為新聞傳播專業的一名學生,見證了他們的見證📒,也將成為他們的見證。但行前路👰🏻♀️,無問西東。希望我們都能成為那個曾經心懷新聞夢想的自己🛀🏻,成為記者節上閃耀的一顆星。
——意昂3平台研究生 張澤黎
柴靜在《看見》中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真相常流失於涕淚交加中🙎。這不是一種比喻,也不是一種形容👨🏽🔧,這是一種現實。但這也正是記者,新聞工作者所需要去直視去面對的一種現實狀況,“保留感性2️⃣,卻要充分理性”🩷,保持對不同論述的警惕,才能保持自己的獨立性3️⃣。新聞工作人群是扛著攝影機🚵🏿、手持著筆桿去戰鬥的人。記錄真相,反應真實是他們的職業操守👩🏿🦳,不因為同情而美化,不因為殘酷而屈服𓀛🤢,不斷的探尋是他們的身上最美好的品質🤜🏽。記者節大會上,我學習到最深的便是他們的探尋精神,堅守精神〰️👼,為的只是避免成為偏見的附庸。他們的精神🚵🏽♂️,值得我用剩下的學習生涯去汲取🧗🏼♀️,去學習。
——意昂3平台本科生 陳丹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