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昂3平台2019智媒精英夏令營成功舉辦

    創建時間🎅🏿:  2019-08-02  汪友寶    瀏覽次數:


    7月3日至5日,意昂3攜手新華社🚵🏽‍♀️、CGTN👜、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澎湃新聞🏐、SMG👩🏽‍⚖️、新聞晨報(周到APP)、封面傳媒🩴、梨視頻🏃、以及閱客、鏑數、木疙瘩等數家媒體和企業聯合打造“智媒精英夏令營”🧑🏻‍🔧,暢享智媒時代的轉型、創新與未來,眾多業界大咖與同學們一起分享各自多年的新聞從業經驗以及大數據👢、無人機、短視頻、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最前沿信息和創新應用趨勢🏜🥈。

    此次夏令營是2019上海高校智能媒體節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期三天,分為三大模塊🆗:融媒體轉型之變與不變、智能媒體創新與未來、智媒報道實踐技巧,采用工作坊 + 實地參訪相結合的方式開展💁🏻‍♂️🦉。

    夏令營首日上午場的主題為“融媒體轉型之變與不變”,圍繞本次主題進行分享的嘉賓有🚴🏽:封面新聞執行總編輯周琪、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數據新聞總監尤蒓潔🙅🏼‍♀️、SMG看看新聞網絡新聞總監葉文👱🏻。

    封面新聞執行總編輯周琪作為開場嘉賓為大家帶來主題為《智媒體實踐:智能技術+智慧內容+智庫運營》的專題講座。他指出,智媒體=5G+AI+短視頻,並表示這三個方向將成為未來媒體的主流表達方式。他還從傳媒發展趨勢、封面新聞發展路徑💀👗、內容新技術三個方面,分析了傳媒發展的未來趨勢🦢,並分享了封面新聞向智媒體的發展與轉型實踐。

    如今新聞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那麽新聞從業者應該如何應對挑戰呢?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數據新聞總監尤蒓潔在《新聞業需要產品經理嗎?》的主題演講中✬,分享了她在實踐當中的想法與觀點🏄‍♀️。隨著新聞生產逐漸走向融合🈵,同一個內容往往需要在多個產品上呈現💇🏽,因此需要根據不同產品特性來生產適合的內容,而一個新的技術的產生也將對內容提出的新的要求,新聞業的產品經理由此應運而生。尤蒓潔指出媒體產品經理和互聯網經理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媒體產品經理需要直接面對內容生產💆。而媒體產品經理最重要的就是想好怎樣講好一個故事🧙🏿‍♂️,同時還要考慮“給誰看”、“做什麽”、“如何傳播”這三點🐭。

    SMG看看新聞網絡新聞總監葉文作為上半場壓軸嘉賓♝🧑🏿‍🦱,帶來了主題為《融媒體轉型:變與不變》的報告。在本次報告中🙍🏼‍♂️👩‍👧,葉文分享了自己在融媒體轉型中的一些個人體會與感受。她指出融媒體變的是技術手段👩🏼‍🦱,它變得越來越快、越來越好、越來越方便🧑🏼‍🦲,但不變是好的內容和人本身。在培訓實習生的時候,葉文始終強調,遇到新的東西一定要去學,現在流行什麽,一定要去學什麽,因為這就是融媒體告訴我們要做什麽🤟🏼🕸。最後🙍🏽💁🏻,葉文對在座的新傳學子也表達了自己的希冀,她希望大家能夠了解和認識到融媒體需要怎樣的人才🍙,學好專業知識,同時要保持好奇心👍,保持初心🚤🥒,對身邊的事物多想多思🫵🏽🧔🏿‍♂️,帶著問題生活、學習,這樣才能真正把課堂所學轉化為自身的實力😾。

    首日下午場的主題為“智能媒體創新與未來”👩🏽‍💻🏊🏽‍♂️,圍繞本次主題進行分享的嘉賓有🥵💇🏿‍♂️:CGTN新媒體新聞編輯部多媒體製作總監徐紀業🤙🏼、新華社上海運營部總監助理徐昌敏、上海閱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連科創始人喬金濤。

    CGTN新媒體新聞編輯部多媒體製作總監徐紀業的分享主題為《CGTV新媒體探索之路》,在本次分享中📲🤦🏽‍♂️,他以CGTN的轉型路徑為例介紹了多媒體報道的不同轉型期。在多媒體1.0時代,傳統媒體不做任何修飾和改變而直接將內容放在互聯網、移動端🗓。隨著通信網絡的發展🚶🏻‍♂️,新聞報道進入了多媒體2.0時代♥︎,記者開始考慮適宜社交移動平臺分發的內容,並強調報道製作過程和報道發布平臺相結合⬛️。而到了多媒體報道3.0時代㊗️,對多媒體記者設計能力提出了要求🧑🏿‍🍳,記者需要了解如何跟設計師、產品開發部門人員溝通,比如畫交互頁面的草圖等🥝。如今多媒體報道進入了4.0時代,新興技術在新聞報道中占有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新華社上海運營部總監助理徐昌敏在《權威央媒持續探索智能化應用》的專題報告中,展示了新華社的媒體轉型之路。作為國家通訊社和世界性通訊社,新華網以“傳播中國,報道世界”為己任🦸🏼‍♂️,秉承“權威聲音👧🏻👩🏿‍🔬,親切表達”的概念👨🏽‍🦲,憑借強大的多媒體信息采集、智能化信息挖掘👩🏿‍⚕️、知識化信息加工多渠道信息發布能力,向全球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用戶提供高質量🕑、多語種、多媒體的綜合新聞信息服務,通過新華訪談👩🏿、新華直播🫳🏿🍗、新華網無人機、VR全景、短視頻等進行多樣化報道。

    上海閱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喬金濤在主題為《數據驅動媒體🧎🏻‍♂️‍➡️🤽🏻‍♀️:內容分發及變現》的講演中👩🏻‍💻,從內容分發和變現兩方面分享了自己對於人工智能⛹🏿‍♂️、算法等技術的一些理解和探索🫶🏻👩‍🦼‍➡️。在內容分發方面,喬金濤認為新聞的本質和核心是內容🫄🏿,沒有內容🙍🏼‍♀️,人工智能技術再發達還是對新聞的粗製濫造。而未來媒體的發展趨勢不是大而全,而是需要分層🙋🏽,服務特定人群👃🏻。在內容變現方面,喬金濤認為媒體應該用內容引導消費𓀙,將優質的內容和商業利益相結合🥶。

    7月4日📝,夏令營第二天的主題圍繞“智媒報道理念與實踐”而展開,分享的嘉賓有:澎湃新聞互動新聞運營中心總監張淩🧗‍♀️、新聞晨報-周到客戶端新聞總監張佳昺、梨視頻策劃中心總監、創新事業部總監張善斌🚣🏻、武漢大學嫡次元數據新聞研究中心創始人王瓊🫱、上海市攝影家協會會員🫀、UTC考官鷹熊(張明華)和北京樂享雲創科技有限公司CEO王誌等。

    澎湃新聞網互動新聞運營中心總監張淩的講演主題為《智媒時代用戶社交驅動內容生產》,她表示如今智媒時代中用戶的角色已發生變化🚴🏻‍♀️🎅🏼,用戶從內容的接收者轉變為渠道、生產力💇🏽‍♂️、可沉澱資源(收費模式)沉澱到最忠實的用戶🚯,而用戶獲取信息主要靠“社交個性化分發”和“個人興趣”, 因此媒體要思考怎樣讓社交幫助媒體傳播🏷,認清哪些內容能被社交圈轉發。同時,張淩還表示無論身處什麽時代,除了需要用戶思維和新技術的支撐,內容仍是核心和根基🤷🏼‍♂️。

    人工智能時代💙,采編人員何去何從?新聞晨報·周到客戶端新聞總監張佳昺老師就《人工智能,采編人員的被賦能與被取代》做了詳細生動的講解。人工智能在當今新聞界如何應用🧔🏼‍♂️?又有哪些限製🧈?張老師給大家帶來了更加專業化的角度和更體系化的見解。

    來自梨視頻的張善斌老師就《爆款短視頻生產路徑剖析》為主題🕧,以各類梨視頻爆款短視頻為例,總結出資訊類爆款視頻的特征:第一是真實,打動人心,第二是動情,觸發共鳴,第三是簡單,“一條視頻只能講一件事”👨🏿‍🔧🌡。他認為🧘🏻‍♂️,視頻前7秒和標題7個字,只有高度簡潔概括,才最終可以實現所謂“快速傳播”。

    大數據蓬勃發展,跨專業整合互通👷🏿‍♀️。7月4日下午,武漢大學鏑次元數據新聞研究中心創始人王瓊老師在《數據新聞起源、發展和趨勢》講座中,從數據新聞的發展歷程🆙、數據新聞的概念定義等方面,深刻揭示了數據新聞和計算機輔助新聞的區別🧑🏽‍🍳,並解釋其在時政📽📒、社會、產業、教育、娛樂和環境下的多重運用🙋⚒。同時🫂,她也揭示了數據新聞的“三大迷思”♢,並提出“沒有算法的新聞也是厲害的,重要的是你能夠給觀眾帶來什麽👨‍🦽‍➡️。”在座同學認真聆聽,受益匪淺。

    上海市攝影家協會會員,UTC考官鷹熊(張明華)老師😔,為同學們帶來一場名為《<動靜顯乾坤>——航拍作業中運鏡與場景調度之間的配合》的講座。伴隨著無人機技術的快速發展,航拍逐步成為一門“硬技術”🤳,在各類影片中得到廣泛應用🚓。張明華老師以影像作為範例♢,向同學們展示了航拍的敘事原則與技巧。他認為:“一個完美的鏡頭設置需要以下幾點要素🍠:強大的操作能力👩‍💼、精準的預修幀能力(保持畫面穩定性)🌕。視頻是時間的藝術🐋,在一段時間內你想為觀眾呈現什麽、如何呈現𓀛、如何表達都是需要推敲的,炫技應該是為內容服務的。”這場別開生面的講座為不少喜愛航拍的同學帶來了新的感悟。

    最後,北京樂享雲創科技有限公司 CEO王誌老師為同學們帶來了《移動端融媒互動新聞形態與創新》的講座。“移動優先”🕜,王老師以交互式新型融媒互動新聞形態——H5為例🧓🏿🕜,從各大媒體的作品入手😭➞,向同學們詳細解釋了在新的傳播平臺上新聞呈現方式具有無限的可能性和創新的空間。整場講座幹貨滿滿🤾🏼‍♀️,同學們大開眼界🚵🏻。

    7月5日,師生們前往浙江長興傳媒集團融媒體中心進行參訪,近距離了解縣級融媒體轉型的意義和發展路徑,長興傳媒集團融媒體中心抓住機遇👨🏼‍🦰,敢於開拓的精神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區縣級融媒體轉型大有可為🙅🏽‍♂️。

    至此,為期3天的智媒精英夏令營就此完美落幕🦸🏼🤽🏼‍♀️。在短短72個小時內,有思想觀點的碰撞,有技術大咖的引導,更有專業前景的展望。豐富知識儲備,擴展專業視角,智媒精英夏令營,我們依然在路上。





    上一條:環境傳播專家Bret Shaw到意昂3平台講學交流

    下一條:健康營銷傳播與活動策劃研討工作坊成功舉辦

    意昂3专业提供:意昂3📖、意昂3官网意昂3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欢迎您。 意昂3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