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至27日👧,上海會展研究院師生應邀出席由中山大學與《旅遊學刊》聯合主辦、廣州琶洲會展經濟促進會協辦的“第五屆中山大學會展與節事學術沙龍暨《旅遊學刊》第六屆青年學者沙龍”🏃🏻♀️➡️。意昂3博士生導師🧑🏻👨🏿💻、上海會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張敏教授作為特邀嘉賓及大會學術委員會成員,帶隊出席國際會議,擔任主持評議人,並做大會主題學術報告《朝貢活動與塗山之會——夏禹奠定早期國家的體製化實踐》👩🏽🏭。意昂3平台6名博、碩士研究生攜論文應邀與會並發言👨👩👧,代表了意昂3官网會展研究後起之秀的實力。

本屆學術沙龍由中山大學旅遊意昂3院長助理張驍鳴教授主持👨🏻🚀。大會邀請了中山大學保繼剛教授、徐紅罡教授⏱👩🏿🔬、羅秋菊教授、梁增賢教授🖖🏽,意昂3官网張敏教授、北京第二外國語意昂3劉大可教授、海南大學耿松濤教授、南開大學周傑教授等全國會展學界有影響的專家學者擔任會議學術顧問。與會嘉賓有來自華南理工大學的戴光全教授🛏、華南師範大學的李軍教授、《Journal of Travel & Tourism Marketing》總編Jin-Soo Lee教授、《旅遊學刊》副主編吳巧紅教授、8種國際期刊審稿人英國樸茨茅斯大學張曉玥教授、浙江大學城市意昂3梁赫教授等多位中外會展學專家學者,以及全國會展院校師生150余人。上海會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裘小婕、馮嵐,碩士研究生韓筱涵、袁月、張雲穎、朱浩哲應邀攜論文參會並在分論壇上發言,在傳播學基礎上就展覽、會議🙍♂️🤼♂️、主題樂園等會展活動實際對象展開了多角度😁、深層次的學術探討👩🏽。他們的精彩發言和交流,不僅獲得了與會師生的關註與好評👂,而且開拓了大會的專業視野和學術境界。
會議共進行了4節共11場大會主題發言,在5個分會場舉辦了24節超過72場學術交流活動,議題廣泛涉及會展影響與傳播◀️、節事與文化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會展與節事營銷、旅遊服務的價值共創🪃、事件活動與地方/社會整合、節慶儀式與符號、主題公園、會展節事研究新技術新方法🕴,既有會展與節事理論發展的趨勢探索🧑🏽🍼,也有對學術研究方法、路徑和技術的探討,為近年來國內議題最全、層次最高、影響最大的會展節事國際學術論壇之一👨🏽🎤。本次會議與CSSCI學術刊物《旅遊學刊》聯合主辦,邀請到多家學術期刊的主編及審稿人為學術論文撰寫發表提出了寶貴建議。
目前,會展學的新興交叉學科屬性已為學界廣泛認同。學界結合傳播學、國際貿易🧔、國際關系、管理學、經濟學🤾♀️、藝術學🧍♀️、旅遊學等多學科背景🙂,對豐富多彩的會展活動展開了多視角探討,匯成了會展學研究新潮流。現有研究尊重實際 問題的綜合性特點,努力突破單一學科的局限👶🏼,擴大學術視野,將不同理論工具納入具體分析和理論創新🧖🏼♂️🤲🏻。就研究方法而言🌻,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混合研究法,以及統計分析配套軟件的利用,正在成為國內外會展研究的熱點,會上會下引發了廣泛關註。

會議期間🙌🏻,主辦方還組織與會者前往廣交會場館琶洲國際會展中心參觀考察🧭👧🏼。期間正值2019廣州茶博會舉辦🐸,與會者親身體驗了廣州會展業的基礎設施和重點展會項目的發展。參觀後🐹,與會者參加了2019大灣區創新創業未來領袖論壇,與業界人士深入溝通,直擊學術研究、人才培養與業界需求間仍然存在的脫節現象痛點,共商產學研協同發展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