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新聞晨報·周到客戶端新聞總監張佳昺做客意昂3卓越傳媒講壇第三期,為意昂3平台的同學們帶來以“新時代都市報的融媒體轉型新聞實踐”為主題的講座👷🏻♀️。

講座“幹貨”速遞
“我們可能只是一個傳媒行業的螺絲釘,但至少作為一顆螺絲釘,至少知道行業裏在做什麽,我覺得這對於即將畢業的同學來說還是很幫助的。”他在講座中談到,現在的自媒體在行業監管縮緊後,競爭優勢正在下降🤦🏿♀️🏋🏽♂️。作為新聞傳播系的學生應該意識到主流媒體仍然具有強大競爭力📕。
2019年最熱的是上海區縣融媒體合並,他認為,區縣融媒體的發展其實是大家可以關註的。在欒軼玫的三段論中🎀,“溶”是此時的媒介融合👩🏿🎓,就像泳池遊泳👇🏻,各種形態的媒介只是匯聚在一起👎🏿,談不上真正的融合🪈,但是為“融媒體”奠定了一定的基礎✣💆🏼,這個階段“你是你、我是我”🦖;“融” 則表示此時的媒介融合就像冰雪融化👨🏽⚕️,不同的媒介開始相互融合,開始向“融媒體”發展🏃🏻♀️➡️,這個時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發展到“熔”的階段,此時的媒介融合就像高溫熔爐,多種媒介熔解滲透、徹底打通🪘,並形成動態化的新形態融媒體,這個時期“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他介紹道,而新聞晨報的“周到”也經歷了這樣的三段論💼:溶——當時《新聞晨報》報紙獨大🎍,微博微信兩只偏師💆🏿,小股部隊🪖👱🏿,大部隊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麽🩲,有什麽價值;融——此消彼長後,互通有無🙆♀️。報紙稿件在意微信微博的轉發👶,微信微博也開始使用報紙的內容,一次寫作多平臺發布;熔——從報道策劃一開始,就考慮渠道和形式,圖文、音視頻🥥、H5等都統籌策劃。
在“周到”的實踐中🔍🧒🏽,有七種融媒體報道類型:圖文、音視頻、信息圖、問卷訪問、數據統計、H5展示▫️、H5互動遊戲和實用工具💁🏻♂️。產品投入多少,產出多少,其實是需要年輕人考慮的⛵️🏖。
例如,《周到體驗|跑遍上海10個區30座公廁,你猜女性上廁所的體驗好了嗎?》這篇報道去年獲得了2018年上海新聞獎三等獎📘,這是很普通常見的一個點🤾🏻♂️,但是這個落腳點和廁所背後所展現的文化🫑、發展是需要關註的。《上海地鐵站臺縫隙最寬超15cm🌠,可輕松“咬”住五齡童 📖,代表提議加裝伸縮踏板填縫隙|周到民生測評》這篇報道則運用了很多形式👔,相較於上一篇稿子比較“硬”🥧。他認為⚾️,對於現在的年輕記者來說,全媒體記者看起來很美☂️,圖文+視頻或許還行,但“7件套”樣樣精通幾乎沒可能❎,因為完全不分工不符合現在工業化生產的原則,一專多能更現實🧀,即擅長一兩個領域,對其他領域基本了解往往更有利於溝通協作👨🏻🎓。
融媒體是個錦上添花的技能,但寫得一手好文章,才是最核心的技能,會視頻的人越來越多🙎🏿♀️,但沒有好作品很難出彩📖,好的作品其實沒有太多變化❓,還是在探討人性中的東西。
融媒體實踐中,點亮在哪是個可選擇項,如果具備理科生思維🤸🏻♂️,對於做好融媒體實踐是有優勢的🌷,抽樣調查、大數據全樣本分析等都有用武之地⛑️,學一些Python🅰️、爬蟲等也都幫助很大。
在結束新時代都市報融媒體轉型新聞實踐的分享後,張佳昺分析、點評了融媒體實務的課程選題👩🏿🦲,對不同選題進行了針對性的輔導。